維基百科是歷史少有的創舉,
許多事變,即是熟谙後.就不會一窩蜂去看經過商業包裝的影片了.
看下面的事變,就會發現其實電影即是商業包裝的產品罷了。
事變經過
1731年(雍正九年)年末,原住民族道卡斯族位於大甲一帶的大甲西社,因清廷官吏指派勞役過多而群起抵制,發動武裝抗官行動;燒毀臺灣府海水撫民同知衙門,殺傷衙役兵丁,同知張弘章逃逸。事發之初,時任臺灣鎮總兵呂瑞麟恰好北巡到北台灣,聞變趕回貓盂(在今苗栗),被原住民發難者圍困。隨後,呂某突圍入彰化縣治,並向臺灣府徵兵合攻,仍未平復。
1732年五月,負責征討大甲西社亂事的福建分巡臺灣道倪象愷的劉姓表親為求犯法,竟將大肚社(在今臺中市大肚區)五名前來幫助官府運糧的「良番」(歸順的原住民)斬首,謊稱這五人是大甲西社的「作亂蠻人」。此事引起已歸順原住民的不滿,群湧彰化縣城理論抗議;知縣隨意敷衍,引起大肚社原住民不滿,於是聯合南大肚社、沙轆社(在今臺中縣沙鹿)、牛罵頭社(在今臺中市清水)、樸子籬社(今臺中東勢),吞霄社(今苗栗通霄)、阿裏史社(今臺中潭子)等十餘社的平埔族群原住民約兩千餘人圍攻彰化縣城,焚燒附近數十裏民房,漢人國民逃散。
事變擴大後,别的各社如蓬山社(今大甲)、貓羅社(今彰化縣芬園鄉)、岸裡社(今臺中市神岡)、水裡(今臺中龍井)、阿束社(今彰化市茄冬腳、彰化縣和美鎮)等原住民番社也起而響應。至此大安溪到大甲溪之間,原屬於大肚王國領域內的山谷平原都陷進動盪當中。這是清領時期平埔族群武力抵制事變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當時彰化縣(今臺中市、彰化縣)境內平埔族各社幾乎全部參加了此行動。
[編輯]派兵鎮壓
當時廣東總督郝玉麟派臺灣鎮總兵王郡親往督征,並先後從中國本土徵調官兵六千多名,以及錢糧、軍兵器械,船載一百多艘來臺征討。九月初,清軍採「以夷制夷」之策,得岸裡社部分原住民的協助,襲破阿束社。十月中旬清軍兵分七路,攻破水裡社、牛罵頭社及沙轆社。十一月初清兵攻進小坪山抵制軍據點,獲牛千餘隻、馬八匹、車數百輛,焚毀糧食四百堆。最後吞霄社、大甲西社、貓盂社、雙嶚社、苑裡社、房裡社等抵制失敗,各酋長先後率眾投降,事變才告結束。事變歷經七個月,清軍「計擒獲男婦一千餘名,陣斬首級四十一位,傷死二十一位,軍前梟首一十八名」[1],林武力等十三名酋長依清律判決斬決梟示,沙轆土官被判成立唆謀罪名而杖斃[2]。
事變後,清廷改大甲西社為「德化社」、牛罵頭社為「報恩社」、沙轆社為「遷善社」、貓盂社為「興隆社」,並且建了一個「鎮番亭」於彰化東郊的瞭望山(即八卦山),並改山名為「定軍山」。
[編輯]結果
亂平之後,參與的番社勢力大幅衰退。直到乾隆年間,生計依舊豐滿,民間屢次救濟。福建分巡台灣道劉良璧作〈沙轆行〉形貌:「皇恩許遷善,生者還其鄉;番婦半孀居,番同少雁行。嗟乎沙轆番,枯榮物之常。祇今防廳廨,荒煙蔓道旁。」
其後清朝放寬海禁,岸裡社接收大肚王國舊地、鹿場等,領域遍布台中盆地。
大莊事變或稱呂家望事變,爆發於1888年8月2日台灣臺東直隸州,原為台灣平埔族族民以武力抵制清朝當局卑南撫墾局的事變,之後發展成為花東縱谷各莊社的平埔西拉雅族、阿美族、卑南族、客家墾民聯合抵制清朝當局的抗暴事變。
該事變緣故原因是劉銘傳主導的土地丈量不公以及「開山撫番」構成原住民的民怨而至,直接的導火線則為撫墾局地方官員雷福海壓榨欺淩婦女引起民怨。該事變爆發後,平埔族族民順即占領撫墾局,並構成委員雷福海、司事翁源、局書何茂等人出世。
涵蓋迪階、馬魯零、觀音山、大莊、頭人埔、萬人埔、李仔坑、石牌、裏坑、公埔、新開園和裏壠等12莊(今台灣臺東縣關山鎮、池上鄉及花蓮縣之富裏鄉一帶)的該事變,於8月5日之後,平埔族人占領臺東平原,且與卑南呂家望社聯合,繼續擴大發難。之後,清朝當局動用臺灣總兵萬國本、台灣巡撫劉銘傳以緻北洋水師之緻遠、靖遠兩戰船,才勉於同年10月弭平該事變。
加禮宛事變或稱達固湖灣事變是台灣原住民噶瑪蘭族(Kavalan)和撒奇萊雅族(Sakizaya)在1878年聯合抵制清國的事變。兩族在聯合抵制清軍入侵的事變中幾乎滅絕,倖存的族人安身在阿美族(Amis)受到保護。
事變緣故原因於劉銘傳的「開山撫番」政策,此沖擊原住民保留領域的政策,最後導緻1878年噶瑪蘭族聯合撒奇萊雅族抗清。
噶瑪蘭族戰敗,受到總兵吳光亮「破莊滅族」,倖存的族人往南逃,在今花蓮縣豐濱鄉豎立新社(即今新社村)。清軍火攻撒奇萊雅部落,激戰後,撒奇萊雅族大頭目古穆‧巴力克(Komod Pazik)及其妻伊婕‧卡娜蕭(Icep Kanasaw)慘遭清軍淩遲處死以殺雞儆猴[1]。倖存的族人為了避讓追殺,隱藏自己的文化和語言融入阿美族的保留中[2][3]。
大分事變發生於1915年5月17日,為台灣日治時期的台灣原住民布農族發動的抵制當局事變,地點是花蓮大分山一帶的日駐警派出所。
領導者為布農族內拉荷阿雷及阿裏曼西肯兄弟的大分事變,實際攻擊警所的布農族原住民人數為56名,該事變共構成12名日籍差人出世。之後,該攻擊隊伍遭台灣總督府持續禁止與鎮壓,另外也構成大分地區全體布農族住民陸續遷移,並在遷移過程中,出現零散出草。
因其天險,大分事變後,日本治台當局始終無法將其抵制勢力令其完全歸順,直至1933年5月,最後80名擺布的抵制軍才正式向日當局投降。
霧社事變
發生後盾 台灣山地地形破裂,形成了許多各自獨立的保留空間,因此孕育出幾十個各自關連卻又獨立的原住民族群。各族群有時相互通婚,有時彼此鬥爭,彼此糾結纏繞,充滿許多族群矛盾和歷史仇恨,讓外來統治者有見縫插針的機會。霧社位台灣中部山區,濁水溪上源於此。霧社恰正是中、北、東部原住民傳統保留領域分水嶺,是中央山脈緊要據點,因此被台灣總督府視為山天文蕃的行政中樞。霧社群賽德克族人以數十或數百人形成一個部落,歇息在霧社台地。計有馬赫坡社(今廬山溫泉區)、荷歌社(今春陽部落)、塔洛灣社(今廬山附近)、波亞倫社(今廬山部落)、斯克社(今台14線雲龍橋附近)、羅多夫社(今仁愛國中及清境農場附近)、巴蘭社、塔卡南社、土岡社、西袍社、卡茲庫社,共11個蕃社。其中後頭六社為霧社事變之發難者,日人稱為「抵制蕃社」。
清治時期長期間實行「畫界封山」政策,將不願承認清帝國當局統治權之「蠻人」隔離於界線外。清治末期實行「開山撫番」政策,除了懷柔才具,有時亦應用武力進行「開山」,征剿不服之原住民部落,原住民的傳統保留領域開始受到沖擊。 曩昔漢人也屠殺許多原住民的!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日自己為了得到礦藏、木料等中高海拔山地資源,更加深刻番界,於是與這些原住民(日人稱為高砂族,後繼之國民當局則稱為山地原住民)發生了許多戰爭與交流。其中最為國際社會所知的,即是霧社事變。 [編輯]事變屈身 為了於霧社砍伐林木,台灣總督府優待入山工作人員,除正式差人外,别的入山勞工日人皆劃一給以差人或隘勇名義;一日,因砍伐不當導緻五個正在工作的原住民被壓死,且有許多族人在搬運木頭時被日人毆打。除此,根據日本警方1930年10月7日的紀錄,在一場婚宴時,莫那魯道長子塔達歐·莫那想跟與同寅一起路過的日警吉村低廉甜頭巡査敬酒,當他拉著吉村的手時,吉村以「討厭那個不潔的筵席而欲加以拒絕,要將被握住的手甩開」為由,以警棍對塔達歐·莫那毆打兩次,别的原住民憤而群起圍毆日警。
莫那魯道為顧全大局,怕事變鬧大對原住民有利,乃攜酒往吉村處抱愧,但吉村仍一派盛氣淩人不肯接受抱愧。族人除新仇舊恨外,亦深恐日警報復,故紛紛鞭策頭目莫那魯道密謀起義抗暴。爾後在比荷·瓦利斯和比荷·沙波的策動下,引爆「霧社事變」。
[編輯]第一次霧社事變 1930年(日本昭和5年)10月27日,殖民地當局為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而舉行台灣神社祭。於霧社公學校舉行聯合運動會,此時日人警備鬆弛。賽德克族霧社群(即德奇達雅群)之馬赫坡、荷歌、波亞倫、斯庫、羅多夫、塔羅灣等6部落抗日的賽德克族等共約1,200人(其中戰鬥人員300多人),趁霧社地區晚春季節之破曉時分,由霧社群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起首發難,分數隊襲擊附近的差人分駐所十三處。並同時襲擊霧社差人分室、學校、郵政局、日自己宿舍等,其中最嚴重的攻擊事變發生在霧社公學校,參加運動會的婦女與學童受到了賽德克族不分老幼的攻擊,死傷極為慘重,前來參加典禮的台中州理蕃課顧問管野政衛野與郡守小笠原均死於襲擊。此次賽德克族發難部落共殺死日自己134名(網羅婦孺)、誤殺2位著日人服裝的漢人並殺傷215人,從差人分室及屯駐所獲得槍枝180挺和彈藥23,037發,同時切斷通往外地的電話線。
擔任日本差人的賽德克族人花岡一郎,選擇合家自殺沒有參加發難。日本殖民當局於當全國午從自公學校僥倖逃出的教職員口中得悉霧社發生"原住民大出草",霧社方面日本官員全滅的事態,隨即動員差人與在鄉軍人於埔裏展開防備,並以「以夷制夷」的門徑,驅使别的原住民如屯巴拉社(今台14線終點,能高越嶺道起點,屯原。)擔任第一線鎮壓武裝部隊。 [編輯]雙方交戰 由馬赫坡凹地之塹壕向馬赫坡大岩窟砲擊此事變爆發後,震驚日自己,殖民地當局立即進行軍事行動。呼籲緊急調派台灣各地之差人隊與軍隊進攻霧社。除派屏東第八飛行連隊之飛機,到霧社山區實施偵察和威嚇飛行外,並調派台中州、台南州、台北州、花蓮港廳之駐軍往埔裏、霧社前進,進攻發發難變之原住民。抗日六部落族人退回各部落後,分成「塔洛灣」及「馬赫坡」二條戰線。塔洛灣戰線由荷歌社頭目塔達歐·諾幹率領,馬赫坡戰線由莫那魯道率領。1930年10月31日與日人軍警部隊對決後,除馬赫坡社外别的部落都被日人佔領。抗日主力退到馬赫坡社,其餘散在各溪溪谷。
11月2曰馬赫坡社被軍警佔領後,發難原住民完全退入山中,大一部分退至馬赫坡、塔羅灣兩溪溪谷,把持懸崖絕壁的有利地勢與日方作戰。 1930年11月5日,日軍臺南大隊在馬赫坡社東南邊凹地附近,死傷頗重。遂增派部隊配備機關槍、飛機,並以飛機投擲違反國際公約之「糜爛性毒氣彈」(路易斯毒氣彈),對藏匿在密林中的抗日原住民進行攻擊。在糧食彈藥皆有限的情況下,抗日原住民退守馬赫坡岩窟,不是戰死即是在巨木下自縊。最後莫那魯道看見大勢已去,於是在隱密的岩穴裡飲彈自盡,四年後才被別人發現。而在內山巖窟的兒子塔達歐‧莫那不接受招降,與被勒迫前來招降的mm訣別後自盡。 [編輯]傷亡人數事變結束後的統計:遭日軍攻擊緻死者364名,自殺者225人,被拘禁者265名,另外有約500名原住民投降。日人出動網羅台灣軍司令部、守備隊司令部、台北步兵第一聯隊等等軍隊,約1194名,另外還有1,306名差人部隊。根據事後日方戰報顯示,軍警共戰死28名、受傷26名,協助日軍的原住民戰死22名、受傷19名。在進行了為期四十餘日的大小戰鬥後,事變才算結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